众腾娱乐
游戏,是孩子最热衷的活动;
谈话,是孩子表达真实想法的过程;
教研,是开启教师与自己内心对话的形式。
一场走心的教研活动,
是唤醒、是回味、是思辨、
是倾听、是互动、是共情,
更是获取教育智慧的“思路之行”。
保教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优质的保教质量是幼儿园赖以生存的前提。为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根据区教育局的工作安排,我们立足儿童视角,着眼户外体锻,通过“看”“思”“研”“论”等方式开展教研。
此次教研活动我们庄桥街道中心幼儿园特邀江北区教研员李映凤老师、宁波市名师、甬港教育集团园长陈夏梅老师、槐树教育集团园长应怡老师以及第一责任片区兼职教研员及保教主任们,莅临我们今天的研修现场,为我们的研修活动指点迷津。
趣·以小见大
水果跳跳跳
一个趣味小游戏——水果跳跳跳,打破紧张氛围,同时引出研讨关键点。游戏虽然简单,老师们却看到了很多,如反应灵敏性、视觉与行动的统一性、跳的动作技巧等。
引·实证引思
【
教师
分 享
】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锻炼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我们已经在各园区针对“走跑跳”区域的组织进行了调研与资料收集,各园教师也向我们一一介绍了他们的材料运用以及玩法。
听了老师们的分享,我们发现虽然大家的材料不一样,玩法有区别,有些有挑战性,有些还关注到个体差异,但还是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1.同一技能,材料玩法单一。
2.大部分没有体现个体差异:同一动作,玩法上没有凸显难度差异。
3.每天相同区域基本玩法一致,尤其是大器械。
教师们回顾了本班当前晨间活动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困惑、亮点。大家共同找到了原因所在:
1.教师对于动作技能的认知局限;
2.对于幼儿运动目标的不明确;
3.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年龄层次;
4.教师、管理层思维固化(经常受材料的限制)。
研·循证思悟
那么,我们在走跑跳运动游戏中,进行怎样的游戏设置才能促进幼儿运动兴趣、情感、能力的发展?我们将焦点聚焦在“走跑跳”基本动作的发展上。
通过前期《指南》健康领域目标的学习,并搜集资料查阅发现关于国际儿童运动协会的相关文献,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走、平衡”的动作发展
“跑”的动作发展
“跳”的动作发展
文献中详细的描述了3-6岁儿童动作发展的表现形式以及目标要求,教师们在翻阅文献后也是跃跃欲试,纷纷尝试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涉及到的动作技能。
破·思辨立新
老师们从《指南》关于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出发,并结合文献,分析大班年龄段幼儿游戏空间、场地布局、材料投放、游戏玩法等多方面因素,有计划、科学合理地设计晨间体锻,大家一起发挥集体智慧,现场共同教研。
教师交流设计
各组分别讨论并设计关于如何在晨间体锻中利用现有的材料和场地进行创设,凸显大班幼儿“走、跑、跳”动作的有效提升。各组代表又详细的进行介绍,并阐述设计原因。随后老师们对各组的户外晨间体锻设计进行了提问和优化讨论。老师们在分享交流、思维碰撞中收获颇丰。
入·回溯入行
最后,江北区教研员李映凤老师以及宁波市名师、甬港教育集团园长陈夏梅老师为我们本次教研活动做了最后的总结。她们对老师们的善思考、善调整给予了肯定,并强调了老师们在户外活动中要明确各年龄段幼儿动作发展目标,掌握基本动作要领的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幼儿感兴趣、适宜的晨锻活动。同时也对此次教研活动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教”学路漫漫,“研”途皆风景,
教研是一场诗意地精进,
是生命影响生命的旅程,
伴随着充满坚定的步伐,
“研”途一路花开……
【本文转载于媒体账号(https://mp.weixin.qq.com/s/r1s0eO6WU_o-Ql2-VyuuyA),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作为本账号立场。】